自2月24日起,北中醫(yī)2020年春季學期開啟
在第一周,所有本科生課程和研究生課程
全部順利實現(xiàn)線上開課
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為了保障線上教學的教學質量,學校成立了由全體校領導、教學督導組成員、教務處工作人員組成的校級督導組。各學院、臨床醫(yī)學院都成立了由院領導、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等人員組成的院級督導組。校、院兩級督導組的教學督導實現(xiàn)了全年級全課程的全覆蓋。教學督導組在對線上課堂進行督促指導的同時,也不斷和老師們、同學們一起總結線上授課的經(jīng)驗和做法。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老師們都有哪些“授課秘籍”吧。
● 注重跟蹤與反饋,及時進行授課調整 ●
開課第一周內,在中醫(yī)學院進行的教師線上教學情況調查顯示,99%的老師對自己的授課班級中學生提出的上課體會進行了及時反饋,72%的老師針對學生的感受和意見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或授課方式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例如,臨床流行病學與醫(yī)學統(tǒng)計學教研室課程組在第一時間收集了學生的意見,并及時做出回應,同時在與學生溝通基礎上,完善了授課方案。課程組老師們說,總結第一周授課的體會,在線教學并不比課堂教學輕松,需要教師線下準備的時間也更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時間更多,需要學生投入的預習和復習時間更多。但可喜的是,學生的自學能力真的得到了體現(xiàn),他們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作為老師來說,我們能掌握到更多教學的手段,同時也學到了更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法。
傷寒教研室在多年的建設中,積累了多名金牌教師的視頻。在準備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研室充分調研了課程組的線上資源儲備,科學設計課程遠程教學方案。還提前模擬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設計了學習思考題,利用問卷星等小程序進行測試,以此來提升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依據(jù)學生反饋不斷完善授課方案。
●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便捷性、互動性、無限性●
《中藥學》課程主講教師林志健說,“線上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便捷性、互動性以及無空間維度的限制,為課堂教學增添視聽等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愛學、易學”。林老師在不斷嘗試優(yōu)化線上教學方案后,提出以下幾點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是要充分發(fā)揮團隊教師各自的特長,例如年輕教師負責線上資源整合與網(wǎng)絡教學路徑設計,老教師負責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把控,加強集體備課,保障教學順利開展。
二是要靈活利用既往的教學資源,及時將中國大學慕課及超星慕課資源,轉為校內SPOC課程;同時將前期BB平臺建設的內容充分利用,有底氣應對線上教學。
三是要根據(jù)專業(yè)特點,將中醫(yī)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際應用引入課堂,向學生展示中醫(y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營造與前線醫(yī)務人員共同戰(zhàn)“疫”的學習氛圍。
四是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開展多維度教學,引入國內外優(yōu)秀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了解中醫(yī)藥在國際的發(fā)展,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式的轉變,帶來了授課內容的變革●
《中藥鑒定學》主講教師張媛是2月24日開課當天第一批線上授課的教師之一。“授課方式的轉變,帶來了授課內容的變革,對于教師而言是對學科任務再一次的深度認識,傳授內容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不斷進行線上教學的嘗試,她得出以下幾點經(jīng)驗:
一是自學材料準備要充分,比如慕課是很好的自學資源。
二是要進一步細化教學方案,將課上每一步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展示素材以及互動討論的問題等提前設計進方案,分配好時間,使上課節(jié)奏更加精確,保證線上教學效率。
三是要提前匯總并整理同學們自學中的問題,做好解答需要的文字、圖片或視頻等素材,增強線上課堂的效果。
四是要保證線上教學的互動效果,教師應當勝任組織者的角色,讓同學們有序發(fā)言,保證有價值的核心討論能夠被每一位同學感受到。
●如何上好線上實驗課●
對于如何在線上上好一門實驗課,《儀器分析》課程的主講老師徐冰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在教學中可充分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例如,總結抗“疫”中熒光定量PCR儀、紅外熱像儀等應用案例,分析國際先進儀器研發(fā)趨勢,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可以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專業(yè)特點,以知識點方式構建教學單元,提前拍攝若干段10 分鐘以內的教學視頻,較傳統(tǒng)課堂內容更精煉,學生可根據(jù)各自預習進度,快速聚焦所需知識。
三是要增加課堂上互動討論式教學的比重,充分利用微信群把控課堂進度,在線回答學生問題并引導其思考,啟發(fā)學生思考和想象力。
●模塊組合,有備無患,不怕上課“翻車”●
《有機化學》課程主講教師楊淑珍這樣分享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線上教學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在“教”與“學”上,線上教學和面授課既有不同點,又有相同點,要考慮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教”的方面,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考核都要有新的考量。“我把課堂時間分成了三個模塊——重難點講授模塊、習題分析講解模塊、課堂討論和答疑模塊。每次課程至少有兩個模塊的組合,既有老師的講解,又有同學們的熱烈討論。師生參與度都很好”。
如果遇到網(wǎng)課卡頓的“翻車”事件,也不用緊張,提前多準備兩套備案。比如我第一節(jié)課,QQ分享屏幕卡頓,于是我停止分享屏幕,進行語音講解。同學們打開自己手機上的課件,聽老師語音講課,效果也還不錯。第二次課,我根據(jù)同學的建議,切斷家中其他與上課無關設備的網(wǎng)絡,果然就順暢了很多,網(wǎng)絡也不卡頓了。所以說,辦法總是比問題多。
●認真?zhèn)湔n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根本●
《生命科學基礎概論》課程的主講教師張秋菊是一位退休返聘教師,線上授課對她來說是第一次,有很多地方需要摸索和嘗試。她表示,網(wǎng)上授課更有利于整合優(yōu)秀網(wǎng)絡資源,線上有很多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例如中國大學慕課、輕新課堂等等,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上的各類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多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線上教學還是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線下教學,它還是有局限性的,如無法實時、全面看到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聽課效果反饋受到局限,課堂把控的難度增大,這也就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疫情,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作為教師,一定要好好備課,提前做好線上教學的各項準備工作,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因課程和受眾而異,增強講授方式的靈活性●
《中醫(yī)護理學基礎》課程面對的是2019級學生,針對學生尚未學習過中醫(yī)類課程的現(xiàn)狀,經(jīng)課程組老師反復研討,最終選擇荔枝微課直播互動授課與訓練營闖關學習任務解鎖的模式,開展線上教學。該平臺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教師直播講授和PPT同步顯示,任意定位PPT對應的教師講授內容,且時時、處處無限循環(huán)收聽授課內容,可避免少量同學因網(wǎng)絡原因不能收聽直播的限制。經(jīng)過一周的嘗試,課程老師總結了一些心得。例如,在荔枝微課訓練營闖關解鎖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習積極性極高,課前預習與作業(yè)完成效果都很好;彈幕上墻與教師答疑的師生互動方式,可以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沉浸在教師主導的課堂互動中,并圍繞課程內容發(fā)散思維,積極提問與思考;互動點贊與“最佳問題評選”的互動方式,可以敦促學生之間互相學習。
●人同此心,來自同學們的體悟與感受●
通過一周的線上學習,因疫情身在全國各地不能返校的同學們也有很多的感悟。雖然距離遙遠,但是大家通過“云端”的連接,真切感受到了老師們認真負責的精神。
2019級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yè)碩士楊林同學說:線上聽課雖然與在教室中上課有著極大的不同,但不變的是老師們?yōu)槊恳惶谜n認真準備的真心。在課上我們通過BB平臺認真學習了老師提前為我們錄制的教學視頻,并在線上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也盡自己全力為我們答疑解惑。非常感謝每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和親愛的學校,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克服困難,早日在校園里相見。
2017級中藥學3班的同學們說,盡管線上學習存在著諸多不便,但卻成就了另一種與日常教學截然不同的學習氛圍。同學們能夠積極參與討論,能夠發(fā)散思維,集思廣益,學習熱情都很高。疫情當前,老師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線上授課是一種全新的授課方式,老師和學生都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線上教學的形式很新穎,同學們發(fā)言踴躍,課堂氣氛比以往更加熱烈。近幾天的網(wǎng)課學習于大家而言,是一次嶄新的學習體驗,新鮮之余也引發(fā)了思考:什么才是大學生的學習?究竟怎樣才能更快地成長?得到的答案就是把自己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探尋和摸索中,在挫折和磨練中,培養(yǎng)自覺、自信、自強的人格。
2016級針推卓越班本學期的課程由臨床醫(yī)學院承擔。在這種特殊教學模式下,同學們說,作為醫(yī)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在家里學習,真的特別感謝老師們的辛苦付出。特別是老師們還都工作在醫(yī)院抗疫一線,這一份堅守同時也是一種教育,一種精神力量的傳承。制作精良的網(wǎng)課與老師畫龍點睛式的答疑相得益彰。課上老師反復強調臨床思維和書本思維的區(qū)別,對于我們提的問題也細心解答,對于培養(yǎng)我們的臨床思維幫助很大。
直播、錄播、研討、慕課
多樣的網(wǎng)絡教學模式
依舊干貨滿滿的課程
實踐著“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初衷
雖然距離遙遠
但老師與同學們“隔空對話”互動互通
使我們的線上課堂依然充實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