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由北京市教育工會舉辦,北京中醫藥大學工會承辦的北京市教育工會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暨“中醫養生”興趣匯啟動儀式在我校中醫藥體驗館舉行。北京市教育工會主席宋麗靜,常務副主席張洋,我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靳琦,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張立平,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國際傳播中心主任張丹英,北京市教育系統女勞模參加了啟動儀式,儀式由校工會常務副主席艾路主持。
啟動儀式上,北京市教育工會主席宋麗靜表示,2019年以來,市教育工會陸續創辦了乒乓球、羽毛球、汽車、冰雪運動、美好生活、傳統文化、青年教師等七個“興趣匯”組織,受到廣大教職工的熱烈歡迎,今天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中醫養生”興趣匯啟動儀式,成立市教育工會的第八個“興趣匯”組織。選擇北京中醫藥大學工會承辦此項活動是因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是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醫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患的醫療基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基地、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國際交流基地,具備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強大的專業能力。希望“中醫養生”興趣匯可以成為市教育工會的又一項亮點品牌工作,向全市教職工和全社會弘揚中醫藥文化。
隨后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靳琦致辭,代表校工會歡迎上級工會領導和市教育系統女勞模光臨北中醫、感受中醫藥、體驗“養生招”。說到中醫養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有獨特的“六個擁有”優勢:擁有學科專業、擁有師資隊伍、擁有科普人才、擁有特色專科、擁有獨創理論、擁有體驗基地。北京中醫藥大學工會組織健全,凝聚力強,善于整合系統內優質資源,能夠充分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為“中醫養生”興趣匯做好師資、場地、人員等各項保障,將好事做實、實事做好、好事加實事做大。
與會人員共同參觀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初步了解到中醫藥歷史文化,看到了麝香、三七、靈芝等珍稀藥材,感悟到了中醫藥文化魅力。
中醫學院馬淑然教授開展了“九種體質飲食與調養”中醫藥文化講堂,講解了人體九大體質、分辨自身體質的方法以及每種體質的機制及調養原則,并推薦了相應的養生食譜。
最后的中醫藥體驗分為參觀基地體驗館杏林苑和體驗中醫外治法兩個部分。在參觀基地體驗館杏林苑過程中,活動參與者不僅體驗了字里藏醫互動系統,從文字上認識了中醫,還感受到了通過電子平臺系統展示的中醫養生之道,感受中醫現代化發展成就。在體驗中醫外治法過程中,體驗了推拿、耳豆、艾灸、針刺、中醫四診、拔罐、八段錦等項目。在“看歷史、聽文化、真體驗”過程中零距離接觸中醫藥文化,切實感受到了中醫藥的惠民利民之處。
此次活動的順利舉辦,進一步擴大了我校工會的影響力。后續校工會將秉承“感悟中醫魅力,共筑健康生活”的理念,努力向全市教職工和全社會弘揚中醫藥文化,開展健康咨詢,傳播養生知識,積極發揮工會重要作用,切實提升教職工幸福感和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