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2021級學術型博士新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一課在良鄉校區開課,校黨委書記谷曉紅以“民族之復興、岐黃之傳承、我輩之使命”為題,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講授《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第一課。
谷曉紅書記圍繞“我們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什么是新時代引領”“如何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如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醫事業、學校發展、自我成長緊密結合”四個主題,結合自己在北中醫求學和工作的親身經歷,與同學們分享和交流心得體會。其中,既有對國家政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透徹領悟,又有對中醫藥理論和文化的深度解讀。谷書記指出,面對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與未來,中醫人在新時代要承擔起新使命,她希望博士新生們能夠掌握扎實的理論功底,積極臨床實踐,成為擁有“大氣、底氣、文氣、靈氣”“志存高遠、四氣兼備”的北中醫人!
9月13日下午,校長徐安龍在和平街校區以“中醫古老智慧與現代醫學的會面”為題,為2021級臨床博士新生講授《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第一課導論部分。
徐安龍校長的授課以中醫的生命觀、中醫理論的科學性和中醫臨床的有效性為切入點,以科學史梳理了西方科學對生命科學的認知發展過程,并通過中醫的臨床療效,列舉了中醫病理的科學證明。在課程最后,徐安龍校長以我校海外中醫中心建立的過程和取得的成績,鼓勵同學們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專業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入系統地研究中醫,不斷攀登醫學高峰,把握大勢,敢于擔當,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谷曉紅書記和徐安龍校長與博士新生進行了深入交流。同學們紛紛表示,“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第一課,通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時代背景、學校發展歷程和中醫藥專業特色相結合,更加堅定了新時代青年肩負的責任與使命,自己將不懈奮斗,砥礪前行,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匯聚成推動世界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