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8日,由宣傳部、研究生院共同組織開展了“醫藥暖天鎮·精準助脫貧”,赴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天鎮縣社會實踐活動。本次社會實踐由宣傳部副部長肖連宇帶隊,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王學勇、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劉振權、基礎醫學院柴欣樓副教授以及來自基礎醫學院、中藥學院、針灸學院、管理學院的12名研究生組成社會實踐團隊,在大同市政協副主席王劍輝的協助下,赴天鎮縣同仁醫院、新城敬老院和新平堡鎮等處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活動。
社會實踐團于7月24日下午抵達,受到了大同市政協副主席王劍輝、天鎮縣婦聯主席王雁峰、同仁醫院與新城敬老院院長李文政的熱情接待。王劍輝副主席表示,十分歡迎我校老師和研究生們到天鎮縣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希望大家能在此次活動中為天鎮的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王雁峰主席為團隊師生介紹了天鎮縣相關情況。隨后王劍輝書記與肖連宇、劉振權和柴欣樓三位老師探討了天鎮縣醫藥產業的發展問題。
王劍輝主席等迎接社會實踐團,介紹天鎮狀況
25日上午,社會實踐團成員在天鎮縣同仁醫院進行義診和健康志愿咨詢活動。活動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共有近200人次前來就診和咨詢。天鎮縣志愿者也到場提供幫助。在活動最后,當地培養的盲人推拿師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推拿技法的交流。王劍輝副主席表示,到貧困地區進行志愿活動,不但要滿足當地群眾的醫療需要,也要通過教學、交流的方式提高當地的醫療水平,引導他們走向小康。
劉振權、柴欣樓、肖連宇進行義診
學生進行耳穴貼敷 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學生與當地志愿者代表合影 學生與當地盲人推拿師進行交流
25日下午,研究生們為新城敬老院老人們進行保健和健康咨詢活動。新城敬老院為當地敬老愛老示范基地,在敬老院里住著10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和20多位五保戶老人。志愿者同學為老人們進行了扎針、艾灸、測量血壓、按摩和耳穴貼敷等,并和老人們親切交談。老人們十分感謝敬老院的工作人員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許多五保戶老人都把那里的工作人員當作自己的兒女一樣看待。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善舉讓志愿者同學深受感動,也感受到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
志愿者為老人們量血壓
志愿者為老人們進行扎針和艾灸治療
志愿者為老人進行耳穴貼敷 志愿者與老人們聊天
26日,團隊一行人在王雁峰主席的陪同下赴新平堡鎮開展志愿活動。肖連宇和劉振權老師帶領健康志愿咨詢隊研究生在新平堡鎮衛生院開展義診和健康志愿咨詢,有100余人次村民前來就診。王學勇和柴欣樓老師在新平堡鎮副鎮長劉子龍陪同下,帶領中藥資源調研隊研究生到當地中藥種植戶藥田中考察。在和農戶交流和實地考察,了解了當地近十年的中藥種植情況后,向藥農提出了改良種植模式和種植品種、提升收購渠道質量等指導性的建議。
青年教師合影 研究生合影
肖連宇和劉振權老師正在進行義診
王學勇老師在田間考察種植情況 參觀藥材加工作坊
27日,社會實踐團一行參觀了抗日戰爭“八·八慘案”蒙難同胞紀念碑和縣烈士陵園。“八·八慘案”蒙難同胞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1937年9月12日(農歷八月初八)被日寇殺害的天鎮縣城2千3百余名同胞而建,鐫刻著一位位被害同胞的姓名,記錄著侵華日軍的罪行。實踐團員們為受難同胞默哀,銘記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不忘國恥。烈士陵園中樹立著在天鎮縣犧牲的和天鎮縣籍的烈士墓碑,實踐團員們緬懷抗日先烈,銘記歷史,激勵我們青年一代自強不息,奮勇拼搏。
天鎮縣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通過此次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團的老師和研究生們對天鎮縣的醫療衛生、中藥資源、文化產業、生態資源等有了初步了解。青年教師們從自身研究興趣點出發,在社會實踐中進行了專業實踐并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促進了專業成長和全面發展。研究生們通過了解貧困縣現狀和當地居民的醫療訴求,堅定了提高自身技能,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的信念。大家一致表示,返回北京后會對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針對當地需求撰寫調研報告,為當地的扶貧工作盡一份力量。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受到大同市電視臺和天鎮縣電視臺的關注,采訪內容已于27日在兩家電視臺播出。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