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人民勠力同心阻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線上教學全面開課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老師們把專業知識與戰“疫”現實有機結合,形成了鮮活的思政教育素材,構建起了對同學們進行思想引領的云端課堂。
線上開學典禮,師生愛國熱情相互交融
在開課第一天的線上開學典禮上,北中醫師生通過網絡隆重舉行升國旗儀式,并共同朗誦《大醫精誠》選段,重溫“大醫精誠”精神。這場特殊的開學典禮,讓師生們的愛國之情更加熾烈,求知之心更加深切。
在《生物化學》的課堂上,當班長說到“全體起立,升國旗奏國歌”時、當同學們在微信群里一起誦讀《大醫精誠》時,授課老師真切地感到學生們心中有祖國、肩上有擔當,這是堅定愛國、擔起責任、撐起未來的一代。線上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挑戰。雖然背后有汗水,但臉上有笑容,當授課老師在微信群里說“這種模式對大家都是第一次,但是我們現在的堅持就是對祖國最大的貢獻”時,同學們紛紛在微信群留言,大家都更加堅定地認識到,不論身處何方我們都和祖國在一起。
家在湖北的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博士生陳靜說,第一次在網絡上參加升旗儀式,真的很震撼。全校師生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作為湖北人非常感謝大家的鼓勵。再次聽到醫學生誓言,我對醫生的崇敬之心越發濃烈。特殊的開學典禮讓我更加為北中醫自豪,為祖國點贊。
“大醫精誠”承載使命擔當精神和文化自信
在書記和校長的“開學第一課”上,黨委書記谷曉紅勉勵北中醫學子要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中醫藥自信,做一名理想信念堅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要自強不息,做一名堅強站立的承載者,在挫折中堅強,在磨礪中堅持,不忘初心,堅韌不拔。要自覺主動學習,做一名“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杏林人。校長徐安龍啟發廣大同學們要心存敬畏、勇于擔當、凝心篤信、遵守規則。要牢記醫學生的責任,保持內心的純凈和仁慈的愛心,要從愛每個病人開始,以仁愛之心,體諒和關愛他人,以自己的專業所學,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讓我們的人民更加健康、幸福!
中醫疫病學屬于溫病學科的研究范疇,溫病學教研室的老師們積極思考,結合學科特長與研究基礎,在授課過程中,從中醫疫病學的發展史、中醫人抗擊疫病的奮斗史出發,結合現在全國醫護工作者在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向同學們系統闡釋醫者所應具備的大醫精誠、逆向而行的職業素質,在無形中強化了同學們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
《中藥學》《中藥治療學》《臨床中藥學專論》《藥性導論》等課程的備課過程中,教學團隊結合本次新冠肺炎防疫現狀與課程性質,將思政教育元素有效地融入課程教學之中。例如,在《中藥學》《臨床中藥學專論》等課程教學中,老師們結合此次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中的中藥方,分析所用中藥的特點及對患者病情的治療作用,進而引導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發揮專業特長進行公眾用藥指導的研究,在學習中培養新時代中醫藥學子服務大眾、造福人民的擔當精神。
《針灸醫籍選》課程組通過多次集體備課,精準提煉教學重點,積極引導學生討論經典理論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結合疫情防控啟發學生傳承中醫藥文化,彰顯中醫藥文化自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中西醫結合急診學》課堂上,為了樹立同學們對中醫治療疾病的信心,老師們結合目前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實踐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講解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開拓同學們思路,堅定同學們的中醫藥專業自信。
在《英語讀寫》課堂上,授課教師結合《大醫精誠》選段內容,向同學們介紹《大醫精誠》的不同版本譯文,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與分析,大家共同探討“大醫”所應具有的精神特質。在英語教學中有機融入了“大醫精誠”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增強學生們的文化自信。
抗疫事例融入課堂及時對同學們進行思想引領
護理學專業在第一天的課程中,將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學院優秀畢業生事跡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結合專業特色潛移默化地實現價值觀引領,讓學生意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職業認同感。在《社區護理學》課程中,通過播放社區工作人員防疫工作的圖片與視頻,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社區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昂揚風貌。
在《醫療法律風險防控》研究生專題研討課上,老師在教授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現實情況,重點分析醫療機構的疫情通報責任、救治責任。引導同學們思考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如何依法履職盡責。同學們紛紛表示對于依法抗疫、維護人民健康和依法治國方略有了更深的認識。
《醫學倫理學》課堂上,老師以黨員醫務工作者的戰“疫”事跡為例,重點講授醫者不怕犧牲、沖鋒在前的精神力量對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保護人民健康的重要意義。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醫者要有救治病患的仁愛之心,更要有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戰斗精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導論》課上,老師結合歷史和當前抗擊疫情過程中無數醫者的勇敢“逆行”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反饋感受,讓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家國情懷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衛生學》課程中,授課教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與同學們探討了三級預防的含義,鼓勵大家對新冠肺炎現有預防措施深入思考,建言獻策,引導大家樹立投身祖國人民健康事業的意識和專業精神。
在引導學生的自覺行動中立德樹人
疫情防控的“戰場”,是思政課在當下最生動的課堂。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給全校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遠寄當歸草,忍冬待春風”,希望廣大同學保持“和煦”的心態,以“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的積極樂觀,不忘初心、牢記學子使命。
信中說“作為北中醫的學生,你們應堅持做到疫情期間不參加任何聚集性活動,理性思考,清晰判斷,不信謠不傳謠;應堅決按照學校要求不提前返校,認真上好網課,有特殊情況及時上報學校;應做到勞逸結合,注重科學作息,每日測量體溫,適量合理運動,做好自我防護,確保個人安全。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場抗疫斗爭當成一堂醫德醫風的實踐課,不要因暫時的缺席感到遺憾,要把疫情防控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作為自己的楷模,樹立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秉持‘大醫精誠’的崇高理念,以實際行動踐行北中醫校訓,不停地為未來踏實努力,你所有的堅持終將閃耀,你奔赴的前程終將美好,你期待的盛景終會呈現!”
為了更好地結合現實講好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各課程組進行了緊張而高效的備課,整理制作抗疫專題教育素材集,供老師們開展抗疫專題教育使用。在開課第一天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授課老師結合同學們在春節期間生活和見聞,分析和解讀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所彰顯出我國強大的凝聚力,引導同學們強化愛黨愛國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廣受學生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