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的斗爭仍在繼續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什么崗位
只要疫情還存在
我們永遠是一個戰斗隊
只要人人奉獻一份愛
就沒有邁不過去的溝和坎
谷曉紅書記做客中國教育電視臺談新冠肺炎防治
2月16日晚,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主任委員、我校黨委書記谷曉紅教授做客中國教育電視臺《長安街》欄目,就中醫藥對新冠肺炎的預防和治療進行了解讀。谷曉紅教授在節目中說:自古以來,中醫藥對于疫病防治有著豐富的經驗。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中醫藥在疫情防控的全過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節目中,谷書記還分別針對易感人群和密切接觸者如何通過中醫藥進行預防和調理,輕癥患者如何通過湯藥與針灸等中醫療法綜合運用解除癥狀,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如何通過中醫和西醫聯合救治、辨證施治等問題回答了主持人的提問。
谷曉紅書記認為,經過這次疫情,我們都要反思,健康教育很重要。從中醫學來說,要養生,要“厚養”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活力、更加強壯、身心愉悅。她還建議大家,宅在家期間要調整好情緒,不要緊張,不要焦慮,放平心態,心平氣和;要在飲食上葷素搭配,調和脾胃;要保證良好的睡眠,促進免疫力提升;要因地制宜加強運動,尤其是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健身功法。
再次選派骨干力量馳援抗疫最前沿
今天下午,第一臨床醫學院(東直門醫院)黨委書記葉永安,感染科主任醫師杜宏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楊先照從北京出發馳援武漢,作為醫院第二批國家中醫醫療隊精銳力量,于今晚抵達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與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會師。在北京西站,學校黨委書記谷曉紅、副校長王偉專程為三位醫療隊員送行。谷曉紅書記囑咐大家,要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堅持中西醫結合,科學防治,同時做好醫護人員的防護,前后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三位隊員表示:“北中醫人在困難面前從未退縮過,我們前往武漢抗疫一線,正體現著北中醫人的擔當精神。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們將共同努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第五臨床醫學院(深圳醫院)重癥醫學科中醫主治醫師彭曉洪,作為深圳首支中醫醫療隊隊員出征湖北,奔赴雷神山醫院。彭曉洪醫生的孩子尚未滿月。但他把妻兒安頓好后,堅決前往一線。他說,做醫生要有堅守、有責任。疫情之下,我們唯有勇往直前。
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彰顯入黨初心
在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一線的醫療隊隊員、第一臨床醫學院(東直門醫院)楊玉婷在來到武漢的第14天,向黨組織提交了自己的思想匯報,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抗疫決心。楊玉婷在思想匯報中說,到達武漢的第一天,我們的戰地臨時黨支部就成立了,我們有了主心骨。黨員帶領大家分析戰地疫情、研究工作部署、解讀防疫指南和個人防護要點。在隔離病房內,黨員同志們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我深受觸動。雖然我還只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但是我已經按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為每一位患者服務。
2月5日,楊玉婷成為了入黨發展對象。她激動地說:“我雖身處武漢疫區,也明白前方道路的艱難,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一定會為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懼困難、不畏生死,完成救助使命!”
李世勇是第八臨床醫學院(廈門醫院)赴武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希望盡自己所能,挽救每一個患者。他對支部的黨員們說,我們要明白,這是一場“戰爭”,我們是來戰斗的,所有黨員一定要帶頭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克服困難,攜手同心,帶領我們醫療隊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戰斗貢獻力量,爭取早日戰勝病毒!作為一名醫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成為救援隊伍的一員,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媽媽,我好想你……你怎么還沒下班”。第四臨床醫學院(棗莊醫院)護士吳圓圓已經5天未回家見過孩子及家人。從事護理工作16年的她是一位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骨干。面對疫情,她放棄春節休息時間,全天候堅守在工作崗位,細心護理每一位病人,并主動請纓遞交了請戰書。有人問她,“你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去武漢能行嗎?”她說:“這是我們的使命與責任,是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必須要做的事”。
做好人民群眾安全的守門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個特殊時期,醫院作為防控工作的主戰場,不能有任何疏漏。
第二臨床醫學院(東方醫院)為了給就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的診療環境,對進出人員進行24小時預檢篩查。早上六點半,護士們冒著嚴寒,在醫院西門進行體溫預檢篩查。下午五點,保安隊員準時上崗,一直到次日早晨。北京的冬夜零下十度左右的氣溫,伴著瑟瑟寒風,但大家沒有絲毫怨言。醫院還成立了由行政管理、后勤服務等部門職工組成的“體溫預檢小分隊”,第一批40多名黨員領導干部經過培訓后充實到防控一線,筑起了進入醫院醫療區域的第一道防護墻。
第三臨床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的安保人員輪班值守,嚴格落實做好入院患者、病人家屬及入院車輛的篩查工作。醫院保衛處處長郭兆黨說:“雖然我不能和一線的醫護人員一起去治病救人,但我們會做好醫務人員的‘安全守門人’”。資產處人員為了保證應急防護物質的采購,主動放棄假期,買遍了周邊藥店的體溫槍,到大興區買護目鏡,去石景山拉專用垃圾桶……。
在第六臨床醫學院(房山醫院),所有保衛人員全部停止休息,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醫院門前,他們細致進行車輛排查詢問;在醫院各重點部位,他們拿起巡查記錄本進行檢查;同時還要聯合駐院民警開展安全檢查試點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安心的就醫環境。
預檢分診是醫院的第一道關口,第七臨床醫學院(孫思邈醫院)從各科室抽調醫生、護士支援預檢分診處工作。醫院大門外臨時搭建的帳篷旁,穿上隔離服的“哨兵們”顧不上喝水,嗓子說啞了、手腳凍麻了、胳膊抬酸了,但大家不退縮、無怨言,默默堅守在崗位上,用實際行動把好第一道防線,當好“哨兵”、站好崗。
下沉基層護群眾,防控一線擔使命
第四臨床醫學院(棗莊醫院)駐派嶧城區底閣鎮朱官莊村扶貧第一書記張強,在疫情爆發后堅守一線,帶領村民按照“內不擴散、外不輸出”的要求,實行聯防聯控。深入村組開展全面排查,對外來、返鄉人員進行逐一排查,確保病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為了強化防控措施、加強政策宣傳、落實防控責任,黨員輪流值守。連日來,在入村路口、外來人員勸返點、務工返鄉人員登記處,他堅持自己在一線值班。他帶領村委會人員進行細致宣傳、向村民普及防疫常識、勸阻村民扎堆聚會和外出訪友等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駐村第一書記的擔當。
在這場防控阻擊戰中
沒有前方和后方
每一個崗位都是前線
堅持戰斗一刻也不放松
讓我們一起做執著堅守的北中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