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22
北中醫人用溫暖與奮斗
書寫了不平凡的一年
有太多難忘的時刻激勵人心
有太多溫暖的畫面值得銘記
今天,北中醫2022年度十大新聞揭曉
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激動的瞬間
在新的一年繼續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以昂揚奮進的姿態
全面推進中醫藥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1 全校師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指導實踐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校黨委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暨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動員部署會。全校各級黨組織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密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著力在增強學習實效、發展實效上下狠功夫,在杏林首善學府形成了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
2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用中醫藥優勢和北中醫人的堅忍不拔筑牢校園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和突如其來的校園疫情防控遭遇戰,學校周密部署、多措并舉,嚴格落實落細校園疫情防控措施。全校師生員工迅速響應,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師生志愿者不辭勞苦,克服三校區同時作戰的重重困難,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打贏了疫情防控的校園保衛戰,有力守護了師生健康和校園平安。
3 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教育部黨組巡視,基層黨建再現新成效
學校按照“同題共答”的要求,認真迎接教育部黨組第二巡視組的入校巡視。扎實推進巡視整改,為學校謀發展、為師生辦實事,實現了迎巡促建的預定目標。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和智慧化高質量發展,亮點不斷呈現,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系黨支部、東方醫院內二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4 學科建設成效顯著,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再獲新增長
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獲得優異成績,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學科持續引領示范,中藥學學科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參評的公共管理學科實現預期目標。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新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生物工程、中西醫臨床醫學、藥事管理、康復治療學、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工商管理7個專業新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5 育人能力不斷提高,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示范效應進一步彰顯
三校區建設協同推進,育人條件不斷改善。4個虛擬教研室入選教育部建設試點,入選數量居中醫藥類院校之首。“臨床中藥學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獲批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13項。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7項(首次榮獲特等獎),北京市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4項。首次榮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再獲北京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扎實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首輪全國研究生專業學位水平評估成績喜人,在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表現優異。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繼續保持部屬高校和首都高校前列。學校在全國中醫藥拔尖人才教育領域的引領示范地位不斷彰顯。
6 國家級重點項目數量實現新突破,科學研究成果亮點紛呈
獲批國家級重點項目6項,其中重點研發計劃4項,居中醫藥院校首位。首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1項。獲科技部基礎資源調查專項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科學二等獎1項。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勵17項,其它國家一級學會獎勵13項。多項研究成果在國際重量級期刊發表,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彰顯。6位學者入選2021“中國高被引學者”榜。
7 名醫名師持續新增,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成果豐碩
新增國醫大師2名,全國名中醫3名,第五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20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47名、繼承人94名。新增國家級人才5人,青年岐黃學者6人,博士后中標基金和項目37項,獨具北中醫特色的“壺天人才計劃”全面推進。
8 持續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雙創”育人成效進一步顯現
加快推進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自主試點單位建設,學生“社區化”管理再獲新成效。成立美育中心,成為全校美育教學與實訓的重要平臺。“岐黃青年匯”獲評中宣部、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思政類公眾號。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 2支團隊獲國賽銅獎,7支團隊獲市賽金獎,實現主賽道、紅旅賽道、產業賽道金獎全覆蓋。連續五年榮獲“北京賽區優秀組織校”稱號。“挑戰杯”大賽獲國賽三等獎1項,市賽“兩金、四銀、四銅”的優異成績。
9 圓滿完成冬奧服務任務,中醫藥文化世界傳播達到新高度
“10秒”中醫藥體驗館在驚艷冬奧舞臺和國際服貿會中形成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新范式。59名賽會志愿者,220名城市志愿者和4名醫護志愿者,廣泛助力文化展示、醫療防疫和集結疏散等工作。學校專家團隊走進冬奧村開展中醫義診、健康講座,提供新冠防疫沖劑15000劑。啟動弘揚“北京冬奧精神”系列活動之全球中醫藥文化推廣行動。聯合主辦中國APEC合作基金“傳統藥物科技創新的監管科學與國際共享”國際研討會。牽頭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醫學大學聯盟。出版《中醫藥藍皮書·全球中醫藥發展報告(2022)》《全球健康藍皮書·世界傳統醫藥發展報告(2022)》,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不斷取得新成果。
10 中醫藥服務水平繼續提升,學校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承擔《北京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任務,全面服務首都中醫藥發展的智庫作用不斷顯現。主辦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會中醫藥創新發展論壇,獲得“中醫藥創新轉化示范單位”“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共建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中醫藥博物館榮獲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多家附屬醫院分別入選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項目儲備庫和中西醫結合旗艦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