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攜手并進,聚力前行共贏未來。北中醫人度過了不平凡的2016年,即將滿懷欣喜迎接2017年。春秋迭易,物換星移。過去一年,我們緊跟時代,砥礪前行,新的一年,我們勇挑重任,奮發有為!值此辭舊迎新之際,謹向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醫療、管理、服務一線的全體教職員工,向為學校建設作出貢獻的離退休老領導、老教授、老同志,向支持我校發展的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2016年,是新中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六十年,也是迎來中醫藥法之年。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黨和政府把發展中醫藥事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2016年,適逢北中醫建校六十周年華誕,北中醫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時代脈搏,瞻望美好未來,鑄就偉大夢想。學校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彰顯特色,強化優勢,全面推進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進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這一年,我校大力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深化學校綜合服務,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上升,獲得多項獎項肯定;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良鄉校區投入使用,辦學空間不足的瓶頸問題得以初步解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加固,教育教學改革深化,實踐教學條件建設逐步改善;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學校搭建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臺,聚焦學科發展布局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面向學科共性關鍵技術的科研平臺和創新中心;年內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華夏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科技獎一等獎1項,受理專利申請28項;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重大項目實現零突破。將重點專科作為附屬醫院工作重點,強化“名醫-名科-名院”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名醫工作室內涵建設,新增北京市薪火傳承3+3工作室4個。學校還從人才引進、人才評價、績效考核、人才培養和人才激勵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制定相應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為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保障。
這一年,我校積極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動中醫藥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立生命科學學院,開創了中醫生命科學這一嶄新學科,為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成立“杏林”眾創空間,是我校落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的有力行動;舉辦第一屆“杏林杯”創新創意創業大賽,創業團隊共得到70萬元的投資意向,63個獲獎項目得到50萬元研發基金。
這一年,我校乘中醫藥國家戰略之東風,揚帆起航,合作共贏,共創輝煌。聯合全國23所高等中醫藥院校組成的全國中醫藥學術新媒體聯盟在我校成立,推動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傳播;與深圳、大連、銅川等地政府合作辦學、辦醫,新增直管附屬醫院3家;與中日友好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中醫醫院3家知名三甲醫院簽署進一步深化共建合作協議,成果豐碩。
這一年,我校為中醫藥國際化插上“一帶一路”的翅膀,在海外不斷開花結果。圣彼得堡中醫中心獲準以醫院資質運營,標志著“中醫走出去”戰略在俄語地區取得歷史性突破;美國中醫中心落成;巴塞羅那分校落戶西班牙,中醫碩士學位首次進入歐盟主流醫學教育體系;“澳大利亞中醫中心”揭牌,為中澳合作推動中醫在澳洲的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國醫大師王琦在“2016一帶一路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峰論壇”上作重要演講并宣讀中醫長城宣言,向世界暢談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宏偉藍圖。
這一年,我校積極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注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啟動“兩學一做”教育動員,要求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開展合格黨支部建設規范和合格黨員行為規范大討論,整頓薄弱黨支部;啟動青年教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培訓計劃;以“青年服務國家”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榮獲團中央2016全國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單位,全國大學生“一帶一路”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千帆競發搏激流,乘風破浪譜華章。2017年,是新一個甲子的開局之年,我校將以此為契機,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繼續深入貫徹中醫藥大發展、大繁榮的國家戰略,加速“一帶一路”下的國際化進程,求真務實,傳承創新,全面深化改革,開創學校各項事業建設發展的新局面。
同志們,新的征程已經開始。希望大家勇擔時代重任,把自己的夢想,匯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成就新的輝煌!
祝愿全體師生員工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闔家幸福!
黨委書記 吳建偉
校 長 徐安龍
二零一七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