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我校出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圖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針對看病貴看病難、醫患矛盾激化等一系列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據北京晚報報道,圖婭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樂平西甜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樂平聯名提出建議,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改善醫患關系。圖婭和馮樂平兩位人大代表認為,高額醫療費用與醫學的不確定因素,導致部分群眾心理失衡。同時,醫保結算在制度設計上與醫院管理的不一致、醫療服務不能滿足群眾的要求、一些醫院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醫患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部分醫生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道德不強,以及一些醫院防范醫療事故的制度不健全、不落實等原因造成了醫患關系緊張。針對這種現實,圖婭和馮樂平建議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使《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與《民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相協調;擇機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上升為法律;從醫學專業角度和社會學角度處理醫療損害,明確醫療損害糾紛的法律適用對象;對非事故性醫療損害制定相應的處理辦法和程序;進一步完善醫療事故鑒定制度,理順司法鑒定和醫學會鑒定的關系;盡快統一兩套賠償標準,如適當調整醫療事故賠償標準,增加死亡賠償金等;建立醫事仲裁制度,設立醫事法庭;全面建立醫療損害風險保險社會保障制度。針對是否執行社區醫院首診這一問題,圖婭表示,社區醫院首診可以提倡,但是不應該強制實行。畢竟這是關系到每個人健康的大事,一旦強制規定很容易造成大批的誤診。所以應該讓患者自行決定是否讓社區醫院來進行首診。兩會期間,是否發放消費券成為今年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熱議話題。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圖婭認為,在當前較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應避免采取發放旅游券、消費券等一次性、短期性刺激消費的行為和方式。圖婭說:“長遠而言,擴大消費要提高居民勞動報酬、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讓百姓花錢沒有后顧之憂。”此外,圖婭還就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消防法修訂草案等議案提出了看法,接受了北京晚報和農民日報的采訪。
光明日報記者針對社區醫療改革、社區醫院首診制等問題采訪了我校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尉中民。她表示,社區醫院是解決“看病難”問題的方法之一,但其條件和技術力量有限,容易造成誤診、漏診等。搞好社區醫院,首先要提高社區醫院的技術水平,加強技術力量的投入;其次要培養高素質的全科醫生,組織社區醫院醫生到大醫院進行長時期的培訓;第三,要邀請大醫院的知名醫生定期到社區醫院門診,提高社區醫院的診療水平。尉中民說,“全科醫生是目前最缺乏的醫療人才,在全科醫院的培養上,我們國家并不是走在前面的,而且社區醫院病患者少,醫生見到的病例不多,積累經驗相對較難。”搜狐網記者針對食品、藥品、化妝品的監管問題對尉中民教授進行采訪。尉中民表示,食品、藥品關系到每一個人,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健康,是百姓最為關注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承擔了餐飲消費環節的監管,以及化妝品的監管。這些任務必須聯合其他部門共同努力,加強治理和宣傳。在綜合治理方面,希望能夠發動起基層和地方政府,要做綜合性的工作,把它做好。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