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創新高端論壇在良鄉校區開幕。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藥理學家楊寶峰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龍江學者杜智敏教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楊仁全,我校黨委書記谷曉紅,校長徐安龍,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翟雙慶,副校長王偉、陶曉華出席論壇。學校各職能部門、各學院、附屬醫院的領導、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近300人參加了論壇。論壇開幕式由谷曉紅書記主持。
谷曉紅書記在開幕式上說,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中醫藥學是古老的、是傳承的,但更是與時俱進的。中醫藥學綿延發展幾千年,護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其根本在于它具有不斷革新、兼容并蓄的學科特征。中醫藥學的發展需要不斷積累、不斷創新、不斷超越、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百姓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說“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是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養生理念和實踐的結合”。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中醫藥高等教育行業的領軍者,一直致力于推進中醫藥傳承和科技創新,提倡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交叉融合。本次論壇就是為大家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提供更多交叉嘗試的可能,讓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之間碰撞出更加燦爛的智慧之光。
徐安龍校長在致辭中說,當前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中醫藥學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新時代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發展指明了方向。特別是不久前提出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更加表明了中醫藥事業的重要地位。徐校長回顧了我校2018年科研工作取得的喜人成績,并對學校2019年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期待與要求。他希望本次高端論壇能夠激發師生思想的火花,在科研領域內不懈追求,以完成黨和國家交給中醫人的光榮任務和使命。徐校長表示北京中醫藥大學將擔負起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歷史重任,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新時代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努力構建新時代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新格局。
王偉副校長主持論壇主題報告環節。楊寶峰院士以《藥物轉化與創新》為題,從國家工程科技2035發展戰略出發,結合自身多年科研工作實踐經驗,以“多學科交叉、產學研結合”視角為在場師生帶來精彩報告,并勉勵大家要以鍥而不舍、甘于奉獻、團結合作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對待科研工作,真正做到解決國家急需,為百姓謀福祉。
楊仁全副主任以《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引領,支撐服務北京高質量發展》為題,從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創新政策與科委服務兩方面,系統剖析了當前全球科技人才發展趨勢,解讀了北京市科技創新政策、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和相關法律法規。
徐安龍校長以《人的免疫系統是怎么演化而來》為題,從文昌魚的免疫學研究入手,闡述了其免疫系統的主要組成與特點及現階段取得的科研成果,并用免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闡釋了中醫傳統理論中的一些經典論斷。
當天下午的院士大講堂環節,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消化內科專家樊代明教授以《醫學的反向研究》為題作主題報告,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異常熱烈,不斷發出陣陣掌聲與笑聲。
各位專家的精彩報告為現場師生帶來了一場耳目一新的科學盛宴。在場師生紛紛表示,參加本次論壇受益匪淺,專家們的精彩報告拓寬了科研思路,啟迪了新方向。
此次科技創新高端論壇標志著我校第十八屆學術節正式拉開帷幕。在未來的一個月當中,將會有更多不同領域的大師、學者來校交流講座,舉辦青年學者論壇、專題學術沙龍、中醫藥傳承與發展高端論壇等上百場豐富多樣的學術活動。
(圖文:宣傳部、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