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我校約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施建軍作了題為《金融危機后經濟形勢的分析與思考》的輔導報告。此次報告會是學校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的重要活動,工會主席魏天卯、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常江、副校長徐孝、黨委副書記靳琦、副校長喬延江,以及全體中層干部聽取了報告。報告會由黨委副書記靳琦主持。
施建軍教授畢業于南京大學,2001年獲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在報告中,施建軍教授由希臘債務危機講起,為大家介紹了金融危機后的國際經濟形勢,講解了我國在這種經濟形勢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政府的應對措施。
在介紹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時,他講到:繼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之后,由歐盟成員國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第二次經濟探底,使世界經濟再次陷入低谷,全球股市暴跌,中國股市也受其影響,導致中國二、三季度GDP增長受困。同時因歐洲市場經濟低迷,極大影響了我國的出口貿易,世界經濟格局重新變化。
隨后,施建軍教授詳細分析了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生背景:在全球市場、網絡革命與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國家的金融創新和金融體系的發展往往有一定的風險,加之經濟周期性的跌宕起浮和泡沫經濟的助推作用最終導致了金融風險。然而風險并不代表是危機,促成金融危機最根本的原因是“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施建軍教授認為,西方金融危機是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經濟平衡需要自由的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的雙方制約,需要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網絡經濟的三方協調,需要公平與效率的同時作用,國際經濟一體化與國際經濟貿易保護主義是同時存在的。
在報告中,施建軍教授還為大家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背景,當前中國經濟的市場態勢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受世界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政府做出了怎樣的應對策略,又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施建軍教授都一一作了解答。
靳琦副書記在總結講話中說,作為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專題化專家講的第三講,施建軍教授結合自己在美、英、澳等國家做高級訪問學者和專題研究所把握的國內國外經濟態勢,針對當前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形勢,以專家的視角,運用經濟學理論,以通俗有趣的語言,以適合我們口味、讓我們能夠理解的講授方式,深入淺出地為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讓我們對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環境有了進一步了解,使我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可謂獲益良多。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