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國部分高校校訓篆刻作品選》首發式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張雪出席并主持活動。儀式上,我校領受了李嵐清同志親手為北中醫篆刻的校訓印章,印章上刻有“勤求博采,厚德濟生”八字校訓,兩個側面分別刻有“勤求博采,厚德濟生”和“贈北京中醫藥大學,李嵐清刊,甲午初冬”。
長期以來,我校作為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而又緊緊追蹤現代醫學科學的特色院校,肩負傳承與創新雙重使命,在追思前賢、崇尚國故、弘揚國粹、走向世界的探索中,凝練總結出了“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校訓精神。
“勤求博采”出自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意在表達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激勵師生做到勤奮研求,廣博采搜,匯通中西,學貫古今;“厚德濟生”源于中醫古訓“醫乃仁術,普濟蒼生”,主要講品德修養、做人做事,表示師生要寬厚仁愛,品德高尚,以仁術普濟蒼生,全面服務社會。“為學勤求博采,為醫厚德濟生”,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精髓,即:“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誓愿普救含靈之苦”的大醫精誠思想境界。這與當代《中國醫學生誓言》異曲同工。此外,“勤求博采,厚德濟生”八個字還蘊含著“追求真理、奉獻社會”的價值取向,具有較為廣泛的適應性,特別是在當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對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實踐亦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李嵐清同志惠賜的篆刻校訓,是一份珍貴的紀念品,它承載著對高校師生始終不渝的關懷和厚愛,寄托著對教育事業拳拳赤誠的情懷,必將鼓舞我們奮發向上、執著追尋,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而走過59年辦學歷程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即將迎來60周年華誕,這份篆刻校訓,將是送給全體北中醫人的人文關懷厚禮,其中凝聚著的殷殷期望,將伴隨北中醫走上新的一個甲子征程。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