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校黨委書記谷曉紅和校長徐安龍分別前往京內附屬醫院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第三附屬醫院、房山中醫院和國醫堂,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并向全校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福。
谷曉紅書記在慰問中向大家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首個“中國醫師節”作出的重要指示,傳達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紀念第一個中國醫師節國家衛健委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她與大家交流分享,從“節”字的原意和四個國家層面的行業性節日講起,認為第一個中國醫師節意義重大而深遠,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既是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鼓勵,更是鞭策,是榮譽,更是使命。如何抓住大好機遇,去實現對人民群眾生命全方位、全周期、全過程的服務,已成為中醫藥人需要思考和行動的重要命題。她強調,北中醫大醫務工作者要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積極發揮中醫藥優勢,自信、自覺、自強,不忘初心,牢記救人濟世的使命,為中醫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服務、中醫藥文化傳承和中醫藥國際化而努力奮斗。在東直門醫院,谷書記回憶起15年前抗擊非典時她與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奮戰的日子,高度贊譽了附屬醫院醫師們在面對突發傳染疾病和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的擔當精神和義無反顧、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跡。在仔細考察了醫護人員工作和休息環境之后,谷書記表示,醫務工作者要有堅定的信念、高超的醫術,還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夠更好的承擔服務人民健康事業的艱巨任務。在東方醫院,她先后來到急診科和兒科,看望當班醫師和出診專家,她還通過改進“三伏貼”辨證施治的建議,與醫生們探討如何更好的運用中醫理論和思維服務百姓健康。在同第三附屬醫院專家魯偉星教授以及急診科和婦科等科室醫生交談后,谷書記對醫院進一步加大醫療設備工作予以了關注,對中醫治療婦科疑難疾病的進展和成果表示欣慰,她鼓勵大家要繼續注重和發揚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的特色優勢,為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在房山中醫院,徐安龍校長來到急診科,將獻花送到戰斗在急危重癥搶救一線的醫務人員手中,現場詢問了大家的困難與需求,對大家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醫者仁心精神予以了高度贊揚,他說,“中國醫師節”的確立,就是要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風氣,這是全社會給予醫生的特殊榮耀和禮遇,作為醫生,更要從自我做起,弘揚醫德,潛心醫術,做一個值得被社會尊敬的人。他還叮囑青年醫生要注重中醫經典的學習與傳承,真正把中醫經典理論在臨床工作中落地,切實服務疾病防治和人民健康。徐校長表示,大學今后將對接資源,為醫院職工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支持大家的職業發展。他還重點關注醫院新院建設進展,要求領導班子在建設新院的同時,也要為房山老城關人民規劃高質量的中醫服務藍圖。隨后,徐校長登門拜訪了“首都國醫名師”韓臣子老先生,對韓老70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精神表示欽佩與贊揚。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韓老就是房山中醫院的一寶”,在認真聽取了韓老對大學、醫院發展的建議之后,徐校長表示大學將抓住中醫復興的大好時機,把中醫事業做大做強。最后,徐校長同醫院新任領導班子進行了座談,他強調,大學決心把房山醫院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中醫服務新高地,將組織專題會對接醫院需求,全力支持醫院發展。他對提高醫教研實力、打造中醫特色創新街區、創新流動醫院服務內涵、探索提高基層中醫服務能力新模式等重要工作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導,并提出將親自帶博士團參與紅色流動醫院進行基層巡診。在大學國醫堂門診部,徐安龍校長看望了胡定邦、王素梅、崔述生、馮春祥、蔣燕等出診專家和醫務人員,對專家們多年來在服務百姓健康、弘揚祖國醫學和培養中醫藥人才等方面做出的卓著貢獻表示由衷的贊揚和感謝。他表示老專家們可以將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隨時向他本人和學校進行反饋,希望大家能夠繼續關心學校,多為學校建設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領導們的親切慰問讓醫務工作者倍感溫暖,帶給了大家堅守的力量和勇氣,引起了內心深處的共鳴,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醫務工作者一致表示,要響應黨的號召,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繼往開來,再接再厲,用更加優質的服務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努力開創中醫藥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