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華校長首先發表致辭,他向交流營的全體學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并祝本次交流營活動順利開展。宋波主任在致辭中感謝了為本次交流營揮灑了大量汗水的工作人員們。他指出,這次交流營的主體是兩岸學生,積極交流才能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他鼓勵京方同學要做好主人翁,在學術上與香港同胞互相交流,在生活上盡力予以幫助。王笑頻主任也指出,中醫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如今,中醫治療體系正在日益更新完善,不論是在內地還是在香港,中醫藥的發展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希望廣大同學好好珍惜機會,充實自己的每一天。潘芳芳主任提出,交流營是京港交流的重要渠道,京港學生之間應加強交流,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隨后,我校及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的代表分別上臺,交換了各自準備的禮物,體現了雙方深厚的情誼。
谷曉紅副書記為本次交流營開營揭旗。四所大學的學生代表一同上臺,分別執起營旗四角,為大家展開了本次交流營活動的營旗。
儀式結束后,為了使交流營同學能對中西醫結合有更多了解,王慶國副校長為京港交流營的全體師生作了關于中西醫比較和中西醫結合的報告。王校長分別從中西醫的發展史、中西醫理論的產生途徑、中西醫的論證方法、中西醫結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等方面為大家介紹了中西醫結合的相關知識,并提出了對“中西醫結合”認識的三個層次。在提問環節中,交流營學生就相關問題向王校長進行了提問。王校長結合豐富的實例和自己的經驗總結,告訴大家以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疾病是十分有效的,中醫并不會在中西醫結合的過程中被西醫取代。他同時指出,學習中醫固然要重視經典,學習古籍,但也更應該不斷發展,與時俱進,一味頑固守舊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報告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王校長的報告,不僅對中西醫結合的歷史和發展現狀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并且更加堅定了在大陸和香港發展中西醫結合的信心。
此次“尋經問絡覓丹方”北京、香港中醫學生交流營活動從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 學工部)
當天下午,為了加深兩岸同學對大陸中醫老字號的了解,擴充中醫發展的歷史文化知識,交流營的全體師生先后來到同仁堂藥廠和同仁堂藥店進行參觀。在同仁堂藥廠,大家首先觀看了介紹同仁堂歷史和發展的宣傳片。隨后在導游的引導下,大家又參觀了同仁堂的現代化生產車間,直觀地看到了滴丸、顆粒、片劑等的生產流程。最后,大家來到了前門同仁堂的一家藥鋪。在這里,交流營師生看到了同仁堂出產的各種藥品以及收藏的各種珍貴藥材。
“尋經問絡覓丹方”北京、香港中醫學生交流營開營
發布時間:2010-06-01
閱讀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