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教育部邵氏基金贈款項目專家組一行5人來到我校,對逸夫科研樓進行了評審檢查。副校長徐孝、副校長喬延江,校長助理、發展規劃處處長鄔國強,中醫藥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盧建秋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評審會,會議由副校長喬延江主持。
會上,副校長徐孝首先對邵氏基金長期以來對我校的資助和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逸夫科研樓項目是邵氏基金對我校的又一次捐助,早在1987年邵逸夫先生就資助我校建設了逸夫科學館,后更名為逸夫博物館,現已建成為傳播中醫藥文化與科普的基地。在此次建設逸夫科研樓過程中,學校高度重視、科學規劃設計、注重節能環保,確保了大樓的建設安全和施工質量。
副校長喬延江在講話中說,建設逸夫科研樓對提高我校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非常關心逸夫科研樓的投入使用,學校一定會管理好、使用好,將大樓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隨后,鄔國強處長詳細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概況和逸夫科研樓的設計建設情況,并細致解答了專家們提出的問題。
會后,專家組對逸夫科研樓進行了現場考察,仔細檢查了從大樓樓頂到地下室的各個樓層,并查看了大樓施工建設的各類審批文件。專家組組長閆克第充分肯定了該樓的建設施工和文件審批報送與分類存檔情況。
我校逸夫科研樓建筑面積9030平方米,是由邵逸夫先生資助400萬港幣和國家撥款與學校自籌資金共同興建。邵逸夫先生目前已103歲高齡,他始終心系國家的教育和醫療等事業,20多年來一共向內地捐助了30多億港元,興建了5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如今以“逸夫”兩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它文化藝術、醫療設施遍布全國各地。
(發展規劃處)